《明末:渊虚之羽》失利之后,大批游戏up主纷纷指责游戏遭到网络暴民迫害,还诞生了“赛博猎巫”,“赛博天地会”等等极具对抗性的词汇,并将《明末》比作电影《让子弹飞》中自证清白的“六子”,暗示其遭遇了不公的围攻。
只不过回避核心矛盾的口号式辩护并未能扭转游戏的颓势,游戏商业表现远低于预期。《明末:渊虚之羽》现在还是滑轨了,游戏1.5版本更新,还是把大部分争议内容修改了。看起来求生欲望很强烈。
面对销量压力与持续的负面口碑,制作组最终选择了妥协。游戏更新了1.3g,大部分都是剧情上的增加,和游戏内容上的简单化,最有用的应该是解释了清军未出现原因。
实锤了《明末》这个架空的时间线上的确是存在清廷的,1.5更新后,游戏开头的封置于普元寺功德箱旁的信件,内容为:
“肃王兵临嘉定,与杨侯府相持对垒,一战终大败。然败退途中,对百姓吊烧酷刑,不分昼夜搜掠粮草。无粮者焚,有粮即放,残暴尽显。”
也就是游戏的时间线里肃亲王豪格被明将杨展击败撤退,最后还批判了几句军队残暴。
这封信算是这游戏更新里最实在的一部分了,要是游戏发售有这封信,或者游戏背景说明一下游戏口碑至少会好一点。现在属于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因为游戏更新后,还是没有清军可以打。
其他内容包括把刘承恩改活了。
刘文秀也复活了。
张献忠改成了“大西王·张献忠的执念”。
击败后,主角会回应一句“你的意志,我当秉承,传达于他……”
赵云类似,改成了“永烈千秋·赵云的英魂”,打完还能交谈。
崇祯也被成功复活了。
旁白后续提示“两人的呼吸平稳悠长,似乎即将醒来。”
道具也从“大明最后的拥护者费心尽力,也不得为朱由检再塑真身。”改成了“大明最后的拥护者费心尽力,最终为朱由检再塑人身,重返人间。”
瑜夏增加对话:“女侠,多谢你救圣上于危难,此等义举,深镌于心。之后,我会随圣上远赴他处,暂作静养。一切珍重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唯愿女侠万事顺遂。”
打败李定国之后,现在李定国也不会变成灰了,主角还会夸上李定国一句“将军为国为民,令人钦佩。如今,你义父之言,我已代为转呈,还望与将军在渡口一叙。”
游戏上现在主要是把“明军”和“难民”设定为了不可攻击对象。移除了玩家攻击这两类目标的可能。
怎么说,《明末:渊虚之羽》口碑跌成这样。更新的内容对游戏来说总体利大于弊吧,改了不一定能活,不改就没新玩家了。
只不过感觉这更新的内容还是不对味,因为清军还是隐身了,就个人来说,这时间点反清才重要,明朝真的无所谓。
游戏发售大家吐槽的多的还是游戏能打大西军,明军,平民,然后清军打不了。就明末这个时间点,属于是游戏硬伤了。《明末:渊虚之羽》既想用明末背景吸引眼球,又回避关键历史冲突,这种摇摆才是争议根源。
《明末:渊虚之羽》能不能靠改动吸引新玩家不好说,但真的把原本支持游戏的核心粉丝搞破防了。
《明末:渊虚之羽》近期差评都是在抱怨1.5版本改动,之前为支持《明末》的很多都是“我只是打游戏的,剧情不重要,游戏好玩就行,好评!”
现在改差评是“这改的剧情太差了,毫无沉浸感,差评!”。稍微讽刺了一点。
除了剧情和游戏内容,差评的更多部分是其实都在抱怨《明末》制作组在向错误的人群妥协,讨好一群不玩游戏的人,这类评论居多。
原因倒是很简单,主要是之前《明末》粉丝之前都在为制作组以及游戏说话。
核心粉丝将一切批评斥为“网络暴民”的“赛博猎巫”,坚信游戏质量很好,销量不佳是外部环境迫害(“赛博天地会”)所致,而非游戏本身问题。他们是在与国产良心制作组“并肩作战”。
然而,《明末:渊虚之羽》的更新,直接被粉丝认为是制作组向“敌人”的彻底投降和背叛。更新内容被解读为完全迎合了批评者的诉求,背弃了当初支持者的立场。
前脚和《明末》一起与世界为敌,后脚官方直接背叛投敌了,又怎么能不让粉丝破防。这种强烈的“被出卖感”是粉丝集体“破防”的根源。
站在《明末》的角度就好理解了,大抵还是销量不达预期,买了游戏的单机粉丝又不能持续性氪金,这部分群体在争议环境下安利新玩家的能力有限,甚至更多时候因激烈辩护在“扩大游戏的对立面”,增加游戏销售的困难。
现在还要卖游戏的话,这部分核心粉丝反而是最没价值的,因为不能爆金币,游戏想拓展新用户,尚未购买游戏的潜在玩家(包括大量批评者)的意见权重必然上升。
最后就只能老实接受没买游戏的玩家意见就是最佳措施了,粉丝破防反而是小事,只不过现在还会有人因为游戏这些修补而转化为购买者吗?很是怀疑。
上股票配资交流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