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高質量GDP”著力提高城市經濟密度
十一屆市委四次全會審議通過 《中共上海市委關于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明確指出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是實現新時代上海發展戰略目標的集中體現、核心任務和必由之路。
連日來,上海產業界廣大干部群眾認真學習領會市委全會精神,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要齊心協力、攻堅克難,百折不撓、久久為功,加快構筑新時代上海發展的戰略優勢。
聚焦提升,加快建設"五個中心"
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宋依佳表示,我們將深刻領會市委全會精神實質,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結合國資國企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將國資國企改革放在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這一大局中謀劃推進,
堅定不移推動國有經濟高質量發展,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增強國有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加快推進上海"五個中心"建設。
下一步,市國資委將圍繞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做強主業、做實創新、做響品牌,全力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創新突破。包括優化國資收益支持方式,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投入體系。推動企業集團制訂完善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容錯糾錯操作細則。聚焦創新培育新興品牌、鞏固提升優勢品牌、激活振興老字號品牌,構建投入、運營、管理、考核和評價機制,從研發設計、產品營銷、延伸服務、質量提升、標準引領、精細化管理等領域推動產業向高端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的一流企業。
"五個中心"是上海的核心功能,但 "五個中心"功能還要進一步聚焦和提升,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比如,針對航運中心,市交通委主任謝峰表示,當前最突出的短板,就是高端航運服務配置功能還不強。下一步,市交通委要進一步加快航運要素集聚,加強航運金融業務創新,做大做強高端航運服務業,推動上海航運服務品牌走向全球、服務全球。
上海正著手推動三方面工作:一是推動港航業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港航業審批改革方案,并力爭取消或簡化一批港航業審批事項。二是優化口岸監管模式和服務環境,深化單一窗口服務功能,規范口岸收費,簡化單證辦理。三是完善口岸信息共享機制,大力推進設備交接單和提單電子化,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抓住先機,打造創新策源高地
創新驅動是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不竭動力。上海企業紛紛表示,要在這一輪技術革命中搶抓先機,打造創新策源高地。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日前,中國汽車行業首個人工智能實驗室——上汽集團人工智能實驗室成立。上汽集團負責人表示,未來將利用人工智能為創新發展全面賦能,充分依托汽車產業具備的豐富場景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與汽車產業更廣泛、更深入結合,努力轉型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和影響力的出行服務與產品的綜合供應商,為上海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打響"四大品牌"作出更大貢獻。
作為上海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專項支持的本土企業,博泰集團董事長應宜倫介紹,公司掌握了1057項專利,打通了傳統車企、通信、互聯網、軟件云端等產業壁壘,成為以數據和軟件為驅動的全球智能汽車產業發展樞紐平臺。未來,博泰將充分發揮樞紐平臺優勢,開放合作共享,聚焦生態杠桿戰略單元,推動車聯網與智能汽車產業鏈關鍵節點的合作合資公司落地上海,集聚全球汽車公司跨區域聯合體,打造上海智能汽車產業數據、軟件、云端等全新業務與模式。
"《意見》明確了上海未來發展定位和方向,更加堅定了我們企業對于城市發展的信心。"新躍物流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吳軍表示,目前企業正努力以創新求突破,全方位提高統籌利用全球物流資源能力,立足上海打造高端服務品牌。
永爭一流,推動高質量發展
市委全會提出,上海要淡化GDP,不是不要 GDP,而是要高質量的 GDP,要下功夫提高地均產出和人均產出,做好做足提高經濟密度的文章。
記者從市經濟信息化委獲悉,2017年,上海產業園區地均產出突破70億元/平方公里,其中國家級開發區地均產出達115億元/平方公里。海爾智谷、蔚來汽車、齊耀重工、上汽通用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落滬,先進制造業集群集聚發展;MEMS傳感器等制造業創新中心、集成電路、智能制造等研發與轉化功能型平臺抓緊建設,推進產業與科技深度融合;各類公共服務平臺和眾創空間加快發展,園區產業配套能級穩步提升。上海將繼續堅持盤活低效存量用地,推動產業園區轉型升級,優化園區發展質量和效益。
在朗潤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唐春山看來,生物醫藥作為上海重點發展產業,已在創新研發、成果轉化和高端制造領域完成充分積累,但如何在政策創新、資金扶持、人才保障等方面進一步提供支持,是上海新一輪調結構促發展的重要課題。
東方美谷企業集團董事長朱德才表示,要以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經濟密度為追求,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豐富產業功能,形成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美麗健康產業發展良性互動,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增強創新策源能力,全面提升區域發展能級和核心競爭力。(文匯 張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