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團:依托汽車主業 續寫創新發展的新四化之路
要點:●上汽集團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汽車產品和服務。 ●自2012年整體上市以來,上汽集團迅猛發展,2016年營收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7564.16億元、320.09億元,總額增量分別達到2754.36億元及112.57億元,截至2017年一季度,公司總資產達到6269.68億元,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番,相當于再造一個上汽。 ●2017年1-3月,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62.82億元,同比增長6.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后凈利潤81.72億元,同比增長11.14%。2016年上汽集團實現國產整車銷售648.89萬輛,同比增長9.95%,推出高分紅方案,即每10股擬派送現金紅利16.5元(含稅),分紅比例達到60%,超出市場預期。
一、A股最大汽車上市公司,引領未來汽車生活二、夯實汽車主業,
●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超預期,乘用車全年銷量32.17萬輛,同比增長89.23%,互聯網汽車及新能源汽車成為強勁增長點。合資品牌進入更新換代關鍵期,引入多款重量級新車型。今年1-4月份上汽集團實現整車銷售215.7萬輛,同比增長3.66%。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榮威和名爵銷量達15.95萬輛,同比增長118%;自主品牌商用車大通銷量達1.79萬輛,同比增長23.26%。 ●上汽集團圍繞“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這一行業趨勢加速戰略布局,在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互聯網汽車、智能化駕駛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汽車金融及全球化布局中也取得較大優勢,未來公司還將沿著“新四化”進行產品和業務創新,為公司的可持續增長增添動力。
●數據顯示,180天內22家券商機構預測,公司2017-2019年EPS攤薄分別為3.11元、3.42元、3.78元,2017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3.47%。2014-2016年,公司年報每股分紅分別為1.3元、1.36元、1.65元,按照公司股價20日均價28元計算,股息率為5.9%,遠高于市場目前的穩健性理財收益。
一、A股最大汽車上市公司,引領未來汽車生活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汽集團”,股票代碼600104)是國內A股市場最大的汽車上市公司,致力于為消費者提供全方位汽車產品和服務。公司第12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4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14位;并入選“2016 CCTV中國十佳上市公司”。
從上汽集團股權結構來看,第一大股東上海汽車工業(集團)總公司持股比例為71.24%,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是公司實際控制人。
作為上海國資委直屬的最大企業,上汽集團銳意開拓,將“創新”和“發展”放在第一位?!皟A力打造富有創新精神的世界著名汽車公司,引領未來汽車生活”,上汽集團積極瞄準時代要求,將“創新”寫入公司愿景,緊緊圍繞“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新四化”的趨勢,推進創新發展戰略。
上汽集團提出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四化發展趨勢,為中國汽車產業創新驅動轉型升級樹立新的標桿。電動化:十三五期間,新能源研發總投入 200 億,2020 年自主和合資新能源車年銷量超過 60 萬輛;網聯化:攜手阿里打造“自我進化”的互聯網汽車,形成汽車產品和服務融合的生態圈;智能化:實現單車智能4級技術,攜手華為、中移動開發 V2X 技術,打造智慧交通體系;共享化:至 2020 年,覆蓋全國超過 100 個城市,運營車輛 30 萬輛,打造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車分時租賃運營服務平臺。
懷著“新四化”的美好憧憬,上汽集團不斷加強傳統汽車制造領域的核心優勢,積極加固智能汽車、新能源汽車和汽車電商平臺等方面壁壘,堪稱國企創新轉型先鋒,引領中國汽車工業實現由大變強的轉變。
二、夯實汽車主業,
實現資本跨越發展
1、打造核心競爭優勢,資本和業績雙騰飛
上汽經歷了兩次重大資本飛躍,一次是1997年上市,另一次是2012年1月上汽集團整體上市,由此“上海汽車”變更為“上汽集團”,是當年A股市場啟動并實施完成的最大并購重組案例。此舉不僅有利于提高上海國資的證券化率,也為上汽集團開辟新的更廣闊的盈利空間。
4年之間上汽集團營收及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7564.16億元、320.09億元,總額增量分別達到2754.36億元及112.57億元,截至2017年一季度,公司總資產達到6269.68億元,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番,相當于再造一個上汽。
這離不開公司在汽車主業的辛勤耕耘,積極打造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國內市場領先優勢,持續提升創新能力新優勢。在產業鏈整體競爭優勢上,公司業務基本涵蓋了汽車產業鏈的各環節,有利于充分發揮協同效應,提升整體競爭能力。公司整車產銷規模多年來保持國內領先,產品門類齊全,銷售服務網絡點多面廣,布局不斷優化,有利于公司持續提高市場影響力和對用戶需求的快速響應能力,具有很強的國內市場領先優勢。
此外,公司自主研發體系日益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新能源汽車研發自主掌控核心技術,并在互聯網汽車研發和應用方面形成領先優勢;主要合資整車企業的本土化研發水平持續提升;汽車后市場加快創新布局;汽車金融服務領域創新能力突出,業務規模國內領先,持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新優勢。
2、2017產品結構提升,一季報業績亮麗
隨著五一小長假的來臨, 2017年一季報預喜紛至沓來,2017年一季度,上汽集團實現整車銷售165.58萬輛,同比增長3.00%。根據年初規劃,2017年上汽集團全年銷售目標為673.5萬輛,此次一季度銷量表現約已完成全年銷量的25%,為全年銷量目標達成奠定了一定基礎。
2017年1-3月,上汽集團實現營業總收入1,962.82億元,同比增長6.01%;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2.6億元,同比增長4.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81.72億元,同比增長11.14%。公司凈利潤增幅高于營收增幅,主要受益于近兩年來合資公司迎來高毛利SUV新品周期,公司產品結構提升,實現良性發展。這充分說明公司盈利能力較強,未來業績有望實現快速增長。
3、2016年高分紅回報股東,實現自主合資兩翼齊飛
又到年報密集發布期,隨著上市公司2016年年報的逐漸亮相,上市公司分紅的話題再次成為熱點。近日,上汽集團公布了2016年高分紅方案,即每10股擬派送現金紅利16.5元(含稅),分紅比例達到60%,超出市場預期的50%,按照20日均價28元計算對應股息率為5.9%。公司為中國汽車行業龍頭企業,現金流充裕,最近四年的分紅率保持在50%以上。
作為國內最大的整車銷售集團,上汽集團2016年業績亮麗。1-12月,上汽集團實現國產整車銷售648.89萬輛,同比增長9.95%,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22.6%,行業龍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2016年全年公司實現整車銷量648.9萬輛,同比增長9.95%;實現營業收入7564億元,同比增長12.8%;實現歸母凈利潤320億元,同比增長7.43%;每股收益為2.9元。此外,2017年公司也對自身提出新的目標和挑戰,將力爭2017年全年實現整車銷售673.5 萬輛,預計營業總收入 7,730 億元,營業總成本 6,648 億元。
2016年,上汽集團整車及零部件業務在總營收中的占比分別達到75.62%和19.34%,對公司目前業績的增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得益于公司牢牢把握市場增長機遇,重點新品成功上市,自主品牌實現跨越,合資品牌表現穩健,呈現出自主合資兩翼齊飛、創新驅動升級發展的新圖景。
在自主品牌方面,上汽自主全力實施創新轉型、升級發展戰略,自主乘用車和自主輕型商用車齊發力,銷量增幅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自主品牌乘用車全年銷量突破 32 萬輛,同比增長 89%,其中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 SUV 榮威 RX5上市五個月,銷量超過 9 萬輛;自主品牌輕型商用車上汽大通全年實現整車銷售 4.6 萬輛,同比增長 32%;與此同時,公司新能源汽車在e550、e950的帶動下強勢上漲,全年銷售超過 2.5 萬輛,同比增長 85%。
上汽集團合資品牌主要包括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2016年分別實現年銷量200萬輛、188萬輛、213萬輛,上汽大眾成為全國第一家年銷量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上汽通用排名國內乘用車銷量第二;上汽通用五菱整車年銷量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其乘用車銷量成功躋身國內前四。
在國際經營方面,公司在海外重點區域市場銷量再創新高,全年MG 品牌銷量增長 20%,輕型商用車 Maxus 品牌銷量增長53%;同時,上汽泰國新工廠啟動建設,印尼整車及零部件園區建設按期推進。
4、吸納2207名員工持股11億元,打造核心利益共同體
2017年年初,上汽集團通過在國內 A 股市場非公開發行股票的方式,完成募集資金 150 億元人民幣,此次發行價格22.8元/股已基本接近前期交易市價,用于投向新能源汽車、互聯網汽車、智能化、汽車服務和汽車金融等項目。
此外,為進一步調動員工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共同體,公司在非公開發行股票的同時實施核心員工持股計劃,該計劃的參與對象包括集團領導(包括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外部董事、外部監事除外),廠部級干部,關鍵骨干員工。根據實際認繳情況,共計2207名員工(包括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共 14 人)最終參與了公司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合計金額11.05億元,認購股票數量為0.48億股,占公司本次發行后公司總股本的 0.41%。
此次員工持股形成企業與員工利益共享、 風險共擔、責任共當、 事業共創的激勵約束長效機制。此外,員工持股鎖定期為三年,也充分說明股東層面與員工核心層將與企業未來發展利益一致,市場預計未來三年公司經營效率有望快速提升。
三、自主品牌發展超預期
1. 十年磨一劍,互聯網汽車啟動自主突圍之路
2006年,上汽通過收購英國羅孚汽車、與南汽聯合重組,相繼推出自主品牌汽車榮威和名爵。這是上汽自主品牌從無到有的第一次跨越,也由此開啟了上汽自主的變革之路。在2014年7月24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簽署了合作協議,合作開發互聯網汽車。2016年7月6日,上汽和阿里合作的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榮威RX5正式上市,引領市場掀起互聯網汽車熱潮。
2017年2月17日、3月4日,上汽旗下首款量產互聯網家轎榮威i6上市、潮流互聯網SUV名爵ZS先后上市,這也意味著繼“網紅”榮威RX5后,上汽“互聯網汽車家族”的車型增加到了三款。
借大膽的跨界創新,以互聯網汽車為突破口,去年上汽自主品牌從合資品牌的包夾中“突圍”,上汽乘用車2016年全年銷量32.17萬輛,同比增長89.23%,尤其是榮威RX5互聯網汽車上市五個月,銷量超過 9 萬輛。2017年4月份,上汽乘用車公司銷量達到4.16萬輛,同比猛增118%。其中,上汽“互聯網三駕馬車”榮威RX5、榮威i6、名爵ZS總銷量達到3.28萬輛,占上汽乘用車公司總銷量的78.8%。
2、上汽大通全年逆勢增長32%
上汽大通借力里約奧運會、G20峰會等事件營銷,持續提升產品美譽度和品牌知名度,并不斷加大在新能源、C2B大規模定制、移動互聯、分時租賃等領域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努力打造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全年銷量4.61萬輛逆勢增長31.58%;今年1-4月,上汽大通銷量達1.79萬輛,同比增長23.26%。
3、新能源汽車是上汽自主品牌又一個強勁增長點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上汽在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齊頭并進,自主掌握、深度累積“三電”核心技術,持續深化全產業鏈布局。未來,上汽還將重點加快并探索實施相關業務布局,為上汽新能源戰略的可持續發展,夯實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
隨著榮威e550、榮威e950、榮威eRX5、榮威ei6等車型的上市,上汽插電混合動力車型已實現A級、A+級、B級和SUV全覆蓋。
2016年上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在榮威e950和e550、大通EV80和EG10等產品的帶動下,銷量達到2.5萬輛,同比增長85%。2017年,上汽集團正逐步推出榮威ei6插電強混轎車、榮威eRX5插電強混SUV、榮威ERX5純電動SUV等極具競爭力的新產品,力爭新能源車全年銷量超過8萬輛。
四、合資品牌進入更新換代關鍵期,引入多款重量級新車型
合資品牌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是公司目前主要的收益來源,預計將會保持穩定增長,合資板塊良好的經營業績和現金流不僅為公司整體財務業績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使公司有充足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自主品牌板塊的發展。
重量級新車型有望推動合資板塊業績加速增長。2016年上汽大眾成為全國第一家年銷量突破200萬輛的乘用車企業,在朗逸等車型熱銷的帶動下,同比增長超過17%;MPV 銷量同比增長超過25%;B級車銷量保持小幅增長。上汽大眾目前已進入SUV產品更新換代的關鍵期,途觀換代及 7 座版途觀、途昂、斯柯達柯迪亞克等新產品已經陸續上市。
2016年,上汽通用在昂科威熱銷的帶動下,SUV銷量同比增長近27%;凱迪拉克品牌銷量連創新高,全年銷量118016輛,同比增長47.5%,成為行業增速最快的品牌之一。目前上汽通用汽車凱迪拉克重點車型XT5月銷已達5000臺水平,別克新君越月銷穩步攀升至1萬輛水平,昂科威成功奪冠合資品牌SUV銷售榜。
2016年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車寶駿品牌熱銷,同比增速達51.2%,公司推出寶駿310、寶駿730/560改型車,并在2017年推出全新A0級SUV——寶駿510。
五、汽車金融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
汽車金融作為汽車行業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產業鏈條,在汽車銷售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根據德勤中國發布的《2015中國汽車金融白皮書》,未來五年,中國汽車金融將迎來高速增長,市場規模預計突破2萬億元,汽車金融滲透率也將超過50%。
洞察汽車產業鏈金融服務的巨大需求,上汽集團于1994年首次設立金融機構,并于2004年成立中國首家汽車金融公司。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上汽金融業務不斷拓展到公司金融、汽車金融、股權投資、汽車保險等領域,屢次創下行業領先記錄。目前上汽金融板塊主要公司包含:
上海汽車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是中國汽車行業資產規模最大、年利潤最高的財務公司,現有汽車金融、公司金融、投融資三大業務板塊。2016年,上汽財務公司汽車金融業務覆蓋全國383個城市,2041家經銷商,金融信貸余額同比增長44%;個人零售貸款合同累計新增 69萬單,同比增長69%,金融貸款滲透率達到31.8%。汽車金融業務未來發展態勢良好。
上汽通用金融是中國首批運營的汽車金融公司,目前已向全國超過268萬位汽車消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汽車金融服務,業務覆蓋全國360多座城市近7000家合作汽車經銷商,市場份額穩居行業第一。2016年,上汽通用金融公司金融業務覆蓋全國350個城市,4895家經銷商,金融信貸余額同比增長22%,個人零售貸款合同累計新增 82萬單,同比增長43%,金融貸款滲透率達到29.3%。
此外,上汽還擁有上汽集團股權投資公司、上汽集團保險銷售有限公司、安吉租賃有限公司、上汽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為上汽金融加快發展,構建汽車金融綜合生態圈打下了堅實基礎。
六、全球化布局初具雛形,市場開拓順利
在全球化的趨勢明朗,中國崛起不可阻擋的大背景下,作為全球化影響最為深遠的行業之一的中國汽車產業必然會出現全球化的公司。
上汽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已在中東、南美、東盟、歐洲、北美、非洲等區域進行布局,并相繼在海外區域重點市場建立了業務網絡,主要涵蓋了前瞻技術平臺、研發制造平臺、營銷服務平臺、投融資平臺和國際貿易平臺等五大板塊,全球布局已初具雛形。
上汽集團的全球化布局,并不只是傳統的貿易、進出口業務,而是包括了生產、制造、研發、營銷等各方面。從英國研發中心,到加州及以色列的風投公司在新技術領域的前瞻布局投入,再到泰國、印尼制造基地的建立,上汽集團全球化布局穩步向前。
在全國出口形勢普遍下滑的背景下, 2016年上汽集團實現整車出口11.8萬輛,同比增長48%,首次位居全國第一;出口創匯28.2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60%;海外重點區域市場銷量再創新高,MG品牌增長20%,Maxus品牌增長53%。
上汽正大2016年實現全年整車銷量8706輛,同比增加77.38%;同時,泰國新工廠啟動建設。印尼基地的整車及零部件園區建設按期推進,計劃于2017年下半年建成投產。
七、“創新”和“發展”齊頭并進
目前,汽車產業正向著“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方向發展,上汽集團正圍繞“新四化”這一行業趨勢加速戰略布局,在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智能化駕駛、互聯網汽車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未來公司還將沿著“新四化”這一方向進行產品和業務創新,為公司的可持續增長增添動力。
1、“電動化”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跑者”,上汽在純電動、插電混動和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上齊頭并進,自主掌握、深度累積電池、電驅、電控“三電”核心技術,目前第一代EDU形成批量生產能力,第二代EDU關鍵技術取得突破,自主電池管理系統BMS實現量產。未來,上汽還將重點加快對新能源技術的研發,并探索實施相關業務布局,為上汽新能源戰略的可持續發展,夯實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
在整車方面,2016年上汽多款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全年銷量達2.5萬輛,同比增長84%,2017年更是要力爭銷量超過8萬輛。目前,公司量產產品已實現純電動、插電強混全覆蓋,上汽插電混合動力車型更是實現A級、A+級、B級和SUV全覆蓋,市場占比超23%。
2、“網聯化”
上汽與阿里開展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互聯網汽車。繼推出“網紅”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SUV榮威RX5之后,上汽又加緊推出榮威i6、名爵ZS、上汽大通T60皮卡及D90,這些豐富的“互聯網家族產品”使上汽成為國內擁有互聯網車型最多的車企。
互聯網汽車是上汽從產品端切入、建立起以智能出行為核心的生態體系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大數據的采集端口,通過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對用戶的駕車行為模式、生活消費模式和交通出行軌跡等,進行研究甚至是預測,從而讓用戶體驗到更智能的移動生活。
3、 “智能化”
在智能化領域,上汽將通過單車智能“小目標”的不斷實現和積累,最終實現構建智慧交通生態體系的“大目標”。
在第二代中的整個核心部件零部件、指標定義、供應商選擇、軟件供應開發,上汽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此外還集成5G通訊技術的車聯網平臺,并開展了高速公路、城區及車隊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究。目前,上汽實現單車智能等級第4級技術水平。
上汽參與在上海嘉定汽車城的國內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測試示范區”建設。與同濟大學合作建立了國內首個智能駕駛測評研究基地。據了解,部分智能駕駛功能即將在上汽的量產產品上得到應用。
4、“共享化”
在共享化方面,上汽圍繞“模式+技術”創新,致力打造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服務平臺。
上汽旗下環球車享成為國內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運營企業,目前,環球車享已進入全國24個城市,建成網點3400個,累計投放新能源車輛8400輛,注冊會員數超過63萬人,月均訂單超過50萬筆。根據規劃,至2020年環球車享運營規模將覆蓋全國100個城市,運營車輛達到30萬輛,投入運營自動充電、智能泊車、光伏儲能、智能車位管理等新技術、新模式,成為全球領先的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運營服務平臺。
八、盈利預期及估值
數據顯示,180天內22家券商機構預測,公司2017-2019年EPS攤薄分別為3.11元、3.42元、3.78元,2017年凈利潤增長率為13.47%。
公司估值目前處于低位,估值主要看成長性和分紅情況,隨著明后年合資與自主品牌共同發力,公司盈利面有望持續向好,具有較好的成長性。多年來公司維持高分紅,近三年現金分紅占歸母凈利潤比例均在 50%以上,2014-2016年,公司年報每股分紅分別為1.3元、1.36元、1.65元,按照目前公司20日均價28元計算,股息率在5.9%,遠高于市場目前的穩健性理財收益。對穩健型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極具吸引力的投資標的。(證券時報)